时间: 2025-04-26 15: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8:41
“兄友弟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兄长对弟弟友好,弟弟对兄长恭敬。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兄弟之间的和睦与尊敬,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强调的家庭伦理和兄弟关系的美德。
“兄友弟恭”源自儒家文化,强调的是兄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爱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其强调的价值观可能会有所调整,以适应现代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兄友弟恭”是家庭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尽管家庭结构和关系有所变化,但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兄弟间的良好关系和相互尊重。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和和谐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家庭和睦、兄弟相亲的画面。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对和谐家庭关系的向往和赞美。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对兄弟因为遵循“兄友弟恭”的原则,即使在面对家庭财产分割的复杂问题时,也能保持冷静和尊重,最终和平解决了问题。
在创作一首关于家庭的诗歌时,我可以写道:“家是温暖的港湾,兄友弟恭,笑语盈盈,岁月静好。”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兄弟在树下交谈,兄长面带微笑,弟弟恭敬聆听。这样的场景可以搭配一首温馨的背景音乐,如《家》的旋律,增强情感的表达。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价值观可能通过“brotherly love”(兄弟之爱)来表达,强调的是兄弟间的爱和关怀,但不一定包含“恭敬”的元素。
“兄友弟恭”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兄弟关系的描述,也是对和谐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期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对家庭和谐的重视,并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这些美德。
后世不论官宦和平民人家,只要是有产业的,兄弟叔侄争产,势同仇人,平日所讲的仁义忠信,~,全都一风吹了。
1.
【兄】
(会意。据甲骨文,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本义:兄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兄,长也。 、 《尔雅》-男子先生为兄。 、 《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组词】
乃兄、 令兄、 愚兄、 家兄
2.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
3.
【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 、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
4.
【恭】
(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 、 《尔雅》-恭,敬也。 、 《礼记·曲礼上》疏-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何之所说,从多举也。 、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
【组词】
恭默、 恭倨、 恭恪、 恭敬、 恭和、 恭逢其盛、 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