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0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06:27
词汇“申雪”分析:
“申雪”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申述和洗雪,通常用来表示申辩、辩解以洗清冤屈或错误。
“申”字古已有之,意为申述、说明;“雪”字在这里特指洗雪冤屈。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的用法,而“雪”在古代也常用来比喻洗清污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申雪”体现了对正义和清白的追求,是社会公正和个人尊严的体现。
“申雪”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正义感和坚持不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为了真理和清白而奋斗的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某人被误解或冤枉,他们可能会寻求机会“申雪”自己的清白,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无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中申雪,洗去尘埃,重现星光。”
想象一个法庭场景,律师正在激情澎湃地为当事人“申雪”,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正义的天平、律师的辩词和法庭的庄严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clear one's name”或“to vindicate oneself”,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了洗清冤屈的概念。
“申雪”是一个富含正义感和坚持追求清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够加深对社会正义和个人尊严的理解。
1.
【申】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同本义;约束。
【引证】
《说文》-申,束身也。 、 《淮南子·原道》。注:“束也。”-约车申辕。 、 《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畏忌自申。 、 《汉书·元帝纪》-勒兵申教令。 、 《礼记·杂记》-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 曹植《洛神赋》-申体防以自持。
【组词】
申束
2.
【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 、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 《诗·曹风·蜉虫游》-麻衣如雪。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 杜甫《北征》诗-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组词】
雪案萤窗、 雪里鸿、 雪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