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3:04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豆科甘草属。其根部和根状茎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等功效。在中医中,甘草常用于治疗咳嗽、咽喉肿痛、胃痛、痉挛等症状。
甘草的名称源自其植物学名Glycyrrhiza,希腊语中意为“甜根”。在**,甘草的使用历史悠久,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
在**文化中,甘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食疗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药材。在西方,甘草糖(licorice)也是一种受欢迎的糖果。
甘草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温和和治愈的联想,它代表着一种自然的、平和的治愈力量。
在我的生活中,甘草糖是我童年时的一种甜食,它的独特味道至今仍让我怀念。
诗歌: 甘草的甜,润泽心田, 一缕清香,治愈人间。
甘草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干燥的、棕色的根部,而听觉联想可能是煮甘草时的水声和轻微的沸腾声。
在不同文化中,甘草的应用有所不同。在**,甘草主要用于中医药;而在西方,甘草糖和甘草提取物在食品和饮料中较为常见。
甘草作为一种药材和食品添加剂,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角色。通过对甘草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中医药和全球食品文化中的重要性。
1.
【甘】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甘,美也。 、 《书·洪范》-稼穑作甘。 、 《周礼·疡医》-以甘养肉。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甘胜碱。 、 《韩非子·存韩》-秦王饮食不甘。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组词】
甘肥、 甘味、 甘膳、 甘馨
2.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