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15:0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15:04:44
吞并 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实体(如国家、公司或个人)通过武力、经济手段或其他方式将另一个实体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使其失去独立性。基本含义是兼并、合并或吸收。
“吞并”一词源于汉语,由“吞”和“并”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吞”指吞咽,“并”指合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吞并”逐渐演变为指代兼并或合并的行为。
在历史和政治领域,“吞并”常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强国对弱国的控制和压迫。在商业领域,吞并则反映了市场竞争和资本集中的现象。
“吞并”一词往往带有负面情感,因为它暗示了强制性和不平等的关系。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侵略、压迫和失去自主权。
在个人生活中,“吞并”可能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组织对另一方的控制,如“他的个人品牌几乎吞并了整个行业。”
在诗歌中,“吞并”可以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生命的终结:
岁月如潮,无声吞并了青春的容颜, 留下的,是沧桑的痕迹和无尽的回忆。
在英语中,“吞并”可以对应为“annex”或“absorb”。在不同的文化中,吞并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涉及到控制和整合的含义。
“吞并”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从政治到商业,从文学到日常生活。它不仅描述了实体之间的合并行为,还反映了权力和控制的主题。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灵活运用“吞并”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深度。
1.
【吞】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吞,咽也。 、 《后汉书·杜笃传》注-吞舟大鱼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吞长江。 、 宋·苏轼《石钟山记》-与风水相吞吐。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
【组词】
吞炭、 吞舌、 吞舟、 吞刀刮肠、 吞牛、 吞咀、 吞下一条鳝鱼
2.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