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1:05
害喜 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孕妇在怀孕初期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发生在早晨,因此也被称为“晨吐”。害喜是怀孕早期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在怀孕的第*周左右开始,到第12周左右逐渐减轻或消失。
害喜 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害”意味着伤害或不适,“喜”在这里指的是怀孕的喜悦。这个词的形成反映了人们对怀孕初期症状的复杂感受,既有身体上的不适,也有心理上的喜悦。
在文化中,怀孕被视为家庭的重要,害喜作为怀孕的一部分,也受到家庭的关注和照顾。社会普遍认为害喜是怀孕的正常现象,家庭成员通常会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害喜 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孕妇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新生命的到来和家庭的喜悦。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来一种复杂的感受,既有对孕妇不适的担忧,也有对新生命的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身边有孕妇朋友或家人,可能会经常听到她们谈论害喜的经历。这些经历可能会让人更加理解和关心孕妇的感受,也可能会激发对生命和家庭的深刻思考。
在诗歌中,可以将害喜作为比喻,描述一种既痛苦又甜蜜的情感体验:
晨光中的害喜, 是生命的低语, 在痛苦中孕育希望, 在呕吐中迎接新生。
害喜 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阳光、孕妇的微笑、家庭的温暖等视觉形象。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孕妇的轻声细语、家人的安慰声等。
在不同文化中,描述孕妇害喜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通常使用“morning sickness”来描述这一现象。尽管词汇不同,但表达的生理现象和情感体验是相似的。
害喜 作为一个描述孕妇生理症状的词汇,不仅反映了怀孕早期的生理变化,也体现了家庭和社会对孕妇的关心和支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孕妇的感受,同时也能够增进对生命和家庭的深刻认识。
1.
【害】
何不。 同: 曷
【引证】
《书·大诰》-王害不违卜。 、 《诗·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 《汉书·翟方进传》-予害敢不于祖宗安人图功所终?
2.
【喜】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引证】
《说文》-喜,乐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 、 《素问·五远行大论》-其志为喜。 、 《诗·小雅·菁菁》-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嘿然大喜。 、 唐·柳宗元《三戒》-虎因喜。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三保亦自喜。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
【组词】
喜洽、 喜之不尽、 喜匆匆、 喜欢不杀、 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