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7:15
词汇“琴德”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测和分析。
“琴德”可以拆分为“琴”和“德”两个字。
结合起来,“琴德”可能指的是与琴相关的道德品质,或者是指通过琴艺体现出的高尚品德。
由于“琴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琴师的高尚品德或其音乐所传达的道德理念。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琴德”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清楚。可能是某个特定文化或个人创造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琴常常被视为高雅艺术的象征,与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因此,“琴德”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琴德”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高雅和深远的文化内涵,给人一种平和而庄重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化交流或艺术表演中,可能会被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琴声悠,琴德传千古。”
结合古琴的图片和古琴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琴德”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其他艺术形式体现,如西方的音乐家通过音乐传达的道德理念。
“琴德”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艺术与道德的结合,对于理解*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内涵。
1.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
2.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