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3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31:41
河鱼之疾: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河里的鱼的疾病”,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因为居住在潮湿的地方而引起的疾病,尤其是指风湿病。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意思是说,因为住在河边,湿气重,容易得腹部疾病。
在文学作品中,河鱼之疾常用来形容因环境潮湿而导致的健康问题,有时也用来比喻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中的后果。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不太常用,但在医学或健康相关的专业领域,可能会用来讨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同义词:风湿病、湿气病 反义词:干燥病(这是一个不常用的词,主要用于对比)
河鱼之疾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特别是《左传》中提到的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非常重视居住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河鱼之疾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也体现了中医学中“风水”和“环境养生”的理念。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古老而深刻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医学和养生知识。它也让人思考现代生活中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这个成语,但了解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医学知识,以及如何在现代生活中避免类似的健康问题。
在创作中,可以将河鱼之疾作为一个象征,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长期处于不良环境而身心受损的情况。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坐在河边,面容憔悴,关节疼痛,背景是潮湿的河岸和阴沉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以很好地传达河鱼之疾的意境。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河鱼之疾的成语,但类似的观念,即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
河鱼之疾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要注意居住环境的质量。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河鱼腹疾,奈何?
到韶累月,疲于人事,又苦~,少留调理乃行,益远,愈增瞻系也。
公元前597年冬天,楚国攻打萧国,围住萧国的城池,楚国大夫申叔展和萧国大夫还无社是好朋友,还无社还在城内,申叔展无法明救他,只好用“河鱼腹疾”暗语示意躲在枯井里逃难,后来终于救出朋友
1.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2.
【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引证】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 《易·中孚》-豚鱼吉。 、 《论衡·指瑞》-鱼木精。 、 《仪礼·特牲礼》-鱼十有五。 、 《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 、 《礼记·曲礼》-鲜鱼曰脡祭。 、 《吕氏春秋》-鱼上冰,獭祭鱼。 、 《史记·周本记》-白鱼跃入王舟中。
【组词】
鱼鲩冠儿、 鱼鳞册、 鱼烂、 鱼轩、 鱼脍、 鱼市、 鱼质龙文、 鱼米、 鱼秧、 鱼鱼雅雅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疾】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轻微的叫疾。
【引证】
《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疾,病也。 、 《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