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1:49
共价化合物是指由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这种共享电子对的方式使得每个原子都能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通常是类似于惰性气体的外层电子构型。共价化合物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们包括了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和许多无机化合物。
在专业化学领域,共价化合物是一个基础概念,用于描述分子和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科普文章或教育材料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通过产品标签、新闻报道等间接接触到相关概念。
细微差别:共价化合物强调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而分子化合物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所有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化合物,不一定通过共价键结合。离子化合物则是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结合的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共价键”(covalent bond),这个词在20世纪初由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N·刘易斯提出。随着化学理论的发展,这个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化学教育和研究中。
在现代社会,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对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医药等领域至关重要。公众对化学品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涉及到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尤其是在讨论化学污染和健康风险时。
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来说,共价化合物可能带来一种科学探索的兴奋感。对于非专业人士,这个词汇可能引发对化学复杂性的敬畏或对化学品潜在危险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可能不直接出现,但在选择化妆品、清洁剂或食品时,了解产品成分背后的化学原理可以帮助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诗歌中,可以将共价化合物比喻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我们的关系如同共价化合物,共享着最深层的电子,紧密而不可分割。”
通过化学分子模型或动画,可以直观地展示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在听觉上,可以想象一种平静而有节奏的声音,代表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和平稳的化学反应。
在不同语言中,共价化合物的翻译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科学概念是普遍接受的。例如,在德语中,共价化合物被称为“kovalente Verbindungen”。
共价化合物是化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至关重要。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掌握共价化合物的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学世界的复杂性和美丽。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对于做出明智的决策和理解周围世界都是有益的。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
3.
【化】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
4.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5.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