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2:55
“五绝”是**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指的是每首诗四句,每句五个字的绝句。这种诗歌形式起源于唐代,以其简洁、含蓄、意境深远而著称。五绝的特点是字数少,但要求表达的内容丰富,情感深刻,语言凝练。
在文学领域,五绝常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或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五绝”这个词,但可能会引用或创作五绝诗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观点。在专业领域,如古典文学研究,五绝是研究的重要对象,学者们会分析其结构、韵律、意境等。
同义词:五言绝句(更正式的称呼) 反义词:七绝(每句七个字的绝句)
五绝起源于汉代的五言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代达到成熟。唐代的五绝诗人如王之涣、李白、杜甫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五绝的形式和内容在宋代及以后有所变化,但基本结构保持不变。
五绝作为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它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高雅文化的代表之一。
五绝常常给人以清新、淡雅、深远的情感体验。它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在学*和欣赏古典诗歌的过程中,我曾尝试创作五绝,体验其语言的凝练和意境的营造。这种体验让我更加欣赏古代文人的才华和他们对语言的精妙运用。
在现代诗歌创作中,五绝的形式仍然可以被借鉴和创新。例如,可以用五绝的形式表达现代生活的情感和思考,赋予这种古老形式以新的生命。
五绝的诗句往往能唤起人们对自然景物的视觉联想,如山水、花鸟等。在听觉上,五绝的朗诵或吟唱,能带来一种古典音乐的美感。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五绝的诗歌形式,但都有追求简洁和意境的短诗。例如,日本的俳句,虽然字数和结构不同,但同样追求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
五绝作为*古典诗歌的精华,不仅在语言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学和欣赏五绝,对于理解**传统文化和提升个人文学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绝】
(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绝,断丝也。 、 《史记》-冠缨索绝。
【组词】
绝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