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2:57
林海:字面意思是指广阔的森林,如同海洋一般无边无际。基本含义是指一片密集的、面积广阔的森林地带。
“林海”一词由“林”和“海”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林”指树木丛生的地方,“海”则常用来形容广阔无边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海”逐渐被用来形容广阔的森林地带。
在**文化中,“林海”常被赋予神秘和深邃的象征意义,如《西游记》中描述的花果山就是一片林海,充满了神奇和冒险。
“林海”给人以宁静、神秘和探险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多样性,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未知和冒险的渴望。
在我的一次徒步旅行中,我深入了一片林海,那里的树木高大茂密,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宁静。
在诗歌中,“林海”可以被用来营造一种深邃和神秘的氛围:
林海深处, 风声低语, 星光点点, 梦回千年。
结合图片,“林海”可以让人联想到茂密的树木、斑驳的光影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感受到林海的宁静和深邃。
在英语中,“forest”或“woodland”可以对应“林海”,但“林海”更强调森林的广阔和深邃,而“forest”和“woodland”则更侧重于森林的类型和功能。
“林海”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森林的广阔和深邃,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能够帮助我们更生动地描绘自然景观,同时也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探索欲望。
1.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