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7:58
匀速直线**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的速度移动的方式。在这种中,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匀速直线**”这个词汇源自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现代社会中,匀速直线**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和自动化等领域,反映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可靠和可预测的特性,也可能引发对机械化、标准化生活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某种稳定的工作或生活状态,或者在讨论交通工具的运行时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将“匀速直线**”比喻为人生中一段平静而稳定的时期:
生活如同一列火车, 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前行, 每一站都是风景, 每一刻都是永恒。
在不同语言中,“匀速直线**”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uniform rectilinear motion”,反映了科学概念的普遍性和跨文化的一致性。
“匀速直线”作为一个科学术语,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比喻和联想。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世界的和变化。
1.
【匀】
(会意。从勹(bāo)二。勹,象人曲形有所包裹,“二”表示所裹不多。本义:少)。
假借为“均”。分,分出。
【引证】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匀,调匀也。 、 唐·杜荀鹤《题花木障》-不假东风次第吹,笔匀春色一枝枝。
【组词】
匀滚、 饭匀着吃;叫东村匀出一匹马来;匀摊
2.
【速】
(形声。从辵(chuò),束声。本义:速度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速,疾也。 、 《周礼·考工记·总目》-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
3.
【直】
(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正见也。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左传·襄公七年》-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 《书》-木曰曲直。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礼记·月令》-先定准直。 、 吴均《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4.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
5.
【运】
(会意。从辵(chuò),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運,移徙也。 、 《易·系辞》-日、月运行。 、 《方言》。注:“犹行也。”-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 《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是鸟也,海运。 、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可运于掌。
【组词】
运衡、 运玑、 运斡、 运掌
6.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