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7:15
曼德勒(Mandalay)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位于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它是缅甸的文化和**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手工艺。曼德勒也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首都。
曼德勒一词来源于缅甸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贡榜王朝的国王明顿王在此建立新都,命名为曼德勒。随着时间的推移,曼德勒成为了缅甸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曼德勒在缅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重要的**寺庙和宝塔都位于此地。此外,曼德勒的手工艺,如丝绸编织、金银细工和木雕,也是缅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曼德勒给人以宁静和古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缓慢的生活节奏、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信仰。
在规划我的缅甸之旅时,曼德勒是我最期待的目的地之一,我希望能够亲身体验那里的历史氛围和文化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曼德勒:
在曼德勒的黄昏, 古老的城墙映着夕阳, 时间的脚步在这里放缓, 每一块石头都诉说着往昔。
曼德勒的图片可能包括金色的宝塔、繁忙的市场和宁静的伊洛瓦底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寺庙的钟声和市场的喧嚣。
在其他文化中,曼德勒可能被视为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类似于其他国家的历史名城,如**的西安或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曼德勒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地理实体,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学*语言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曼德勒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缅甸的历史和传统。
1.
【曼】
(形声。小篆字形,从又,冒声。又,手。从“又”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曼,引也。 、 《诗·鲁颂·閟宫》-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 《列子·汤问》-韩娥因曼声哀哭。 、 《淮南子·泛论》-侯同曼声之歌。 、 《楚辞·招魂》-娥眉曼睩。长发曼鬋。 、 《汉书·礼乐志》-曼寿。 、 《汉书·司马迁传》-曼辞以自解。 、 《楚辞·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曼声歌之。
【组词】
曼胡、 曼寿、 曼啸、 曼志、 曼靡、 曼曼
2.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3. 【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