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5:02
审虑:这个词由“审”和“虑”两个字组成。“审”意味着仔细检查、评估,而“虑”则指思考、考虑。因此,“审虑”字面意思是指仔细地思考和评估,通常用于描述对某个问题或情况的深入思考和慎重考虑。
“审虑”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审虑而后行”的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强调的是对事物的深入和慎重思考。
在**文化中,“审虑”体现了对决策和行为的慎重态度,这与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三思而后行”相契合。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强调对重要事务的认真处理。
“审虑”给人一种稳重、深思熟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谨慎和责任感。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决策后果的担忧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审虑再三,最终基于对自身兴趣和长远发展的考虑做出了决定。
在诗歌中,可以将“审虑”融入到描述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中:
夜深人静时,他独自审虑, 星光下,思绪如潮涌。 每一个决定,都承载着未来, 审虑中,他找到了方向。
在英语中,“审虑”可以对应为“deliberate”或“contemplate”,虽然这些词在用法上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思考的深入和慎重。
“审虑”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事物的深入思考,也提醒我在决策时要保持谨慎和责任感。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精确性。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