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43:24
词汇“朔飙”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由两个字组成:“朔”和“飙”。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朔飙”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朔飙”可以理解为北方来的暴风或疾风。
由于“朔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来形容猛烈的北风,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形容某种力量或变化的迅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北风常被赋予寒冷、严峻的象征意义,而“朔飙”则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严峻或不可抗拒的力量。
“朔飙”可能让人联想到寒冷、刺骨的感觉,也可能象征着某种不可预测的、强大的力量。
由于“朔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描述中,可以使用它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朔飙”来形容冬日的寒冷和风的猛烈:
朔飙呼啸过荒原,
寒意透骨入心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形容北方的暴风。
“朔飙”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在文学创作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强烈的感觉或力量,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太适用。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扩展词汇量,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1.
【朔】
(会意。从月,从屰,屰(nì)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朔,月一日始苏也。 、 《释名》-朔,月初之名也。 、 《白虎通·四时篇》-月言朔。 、 《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朔月奠。 、 《诗·小雅·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初,薙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
【组词】
朔参官、 朔望之礼、 朔望之辰、 朔晦、 朔法、 朔数、 朔食、 朔旦
2.
【飙】
(形声。从风,猋(biāo)声。本义:暴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回风暴起,从下而上。-飙,扶摇风也。 、 马融《长笛赋》-感回飙而将ń。 、 《汉书·扬雄传》-风发飙拂。 、 《盐铁论·世务》-飙举电至。(暴风起,闪电到。) 、 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狂飙为我从天落。
【组词】
狂飙、 清飙;飙忽、 飙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