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7:38
栉齿(zhì ch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梳子上的齿。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代任何排列整齐、类似梳子齿状的结构或特征。在生物学中,栉齿特指某些动物(如鱼类)身上的梳状鳞片或骨板。
栉齿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栉(zhì)意为梳子,齿(chǐ)意为牙齿或梳子的齿。在古代文献中,栉齿常用来形容有序排列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展到生物学和其他科学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栉齿可能与秩序、整齐和美观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栉齿更多地出现在科学研究和专业文献中。
栉齿给人一种有序、整齐和美观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中的对称美和生物结构的精巧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栉齿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特定物品或自然景观时,它可以提供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
在诗歌中,栉齿可以用来形容有序排列的景象,如“星辰如栉齿,夜空璀璨”。
栉齿可能让人联想到梳子的齿状结构,或者某些动物身上的梳状鳞片。在视觉上,它给人一种有序、整齐的感觉。在听觉上,它可能与某种有序的声音联系在一起,如钟表的滴答声。
在不同语言中,栉齿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但其基本含义和使用场景大致相同。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mb-like”或“toothed”。
栉齿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和使用场景的词汇,尤其在科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物理结构,还传达了一种有序和美观的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栉齿可以作为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栉】
(形声。从木,节声。本义:梳子、篦子的总称)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疏:“比密曰栉,尤密者曰茝。”-栉,梳比之总名也。 、 《仪礼·士冠礼》-奠纚笄栉于筵南端。 、 《仪礼·丧服礼》。注:“以栉之木为笄或曰棒笄。”-恶笄者,栉笄也。 、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 《庄子·寓言》-妻执巾栉。
【组词】
栉佩、 栉珥、 栉栉、 栉密
用梳子梳头发。
【引证】
白居易《与元九书》-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
【组词】
栉工、 栉束、 栉冠、 栉掠、 栉梳、 栉发
2.
【齿】
(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易本命》-男以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 《素问·上古天真论》。注:“齿为骨余。”-发堕齿槁。
【组词】
齿吻、 齿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