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07
词汇“咎言”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咎言”的分析:
“咎言”的字面意思是责备的话或批评的言辞。它通常指的是那些指出错误、缺点或不当行为的言论。
由于“咎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找到一些使用“咎言”的例子,尤其是在描述君臣关系或道德教诲的文本中。
“咎”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罪过、过失的意思,“言”则是指言语。因此,“咎言”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关于过失的言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仍然可以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批评和责备往往被视为对个人或集体成长的重要部分。因此,“咎言”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被赋予了一定的正面意义,即通过指出错误来促进改进和学。
“咎言”可能会引起一些负面的情感反应,如尴尬、羞愧或防御。然而,如果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它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帮助和指导。
由于“咎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咎言”来表达一种深沉的自我反省或对他人的批评:
在寂静的夜里,我倾听内心的咎言,
每一句都是对自己的深刻审视。
由于“咎言”的抽象性,它可能与严肃的会议、法庭审判或教育场景相关联,这些场景中可能会有批评和责备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咎言”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批评和责备的词汇是普遍存在的。
“咎言”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对狭窄,主要与批评和责备相关。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尤其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
1.
【咎】
(会意。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本义:灾祸,灾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咎,灾也。 、 《吕氏春秋·侈乐》。注:“殃也。”-弃宝者必离其咎。 、 贾谊《吊屈原赋》-嗟苦先生,独离此咎。
【组词】
咎征、 咎有应得、 咎戒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