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9:22
牛骥同槽(niú jì tóng cáo)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牛和骏马同在一个槽里吃食”。这个成语比喻才能高低不同的人混杂在一起,无法区分。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或讽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或无法得到合理利用的现象。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描述一个团队或组织中成员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如何优化团队结构,避免人才浪费。
同义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反义词:人才济济、精英荟萃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九年》:“牛骥以并皂羁而服舆,非其性也。”原意是指牛和骏马不应该同在一个槽里吃食,因为它们的本性不同。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人才混杂,无法发挥各自的长处。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人尽其才”,因此“牛骥同槽”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于人才合理分配和利用的期望。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教育、职场等领域。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无奈和惋惜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揭示了人才被埋没或浪费的现象。在表达时,它常常带有批评或警示的意味。
在职场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团队,成员能力参差不齐,导致项目进展缓慢。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牛骥同槽”的现实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牛骥同槽日,英雄无用时。”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个简陋的马厩里,一头牛和一匹骏马共用一个槽,它们各自低头吃食,但显然骏马并不适应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画面可能伴随着一种沉闷或不协调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xing apples and oranges”,但这个表达更多是指混淆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不是人才混杂。
“牛骥同槽”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人才混杂的问题,提醒我们在组织和管理中要注重人才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人才问题的看法和批评。
牛骥同槽,郭氏以亡。
1.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 、 《易·说卦》-坤为子母牛。 、 《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 、 《礼记·坊记》-东邻杀牛。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 、 《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 、 《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 、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 牛酒、 牛旄、 牛性、 牛埭、 牛领、 牛具、 牛刀、 牛蓑、 牛骥同皂、 牛后、 牛眠地
2.
【骥】
(会意。从马,冀声。按左传,冀之北上,马之所生,是冀亦兼会意。本义:好马;良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骥,千里马也。 、 《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组词】
骥子、 骥尾、 骥足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槽】
(形声。从木,曹声。本义:四边高起,中间凹入的畜兽饮食器具)。
同本义。
【引证】
唐·韩愈《杂说》-骈死于槽枥之间。 、 《晋书·宣帝纪》-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
【组词】
马槽;猪槽;槽头、 槽子、 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