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8:53
务工 的字面意思是指从事劳动工作,特别是在城市或外地寻找工作机会,以赚取生活费用。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工作,是一种劳动力的流动现象。
在文学作品中,“务工”可能被用来描绘人物的生活状态或社会现象,如描述一个农村青年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的艰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直接地指代某人正在外地工作。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经济学,“务工”可能被用来分析劳动力市场、城乡差距等问题。
同义词:打工、劳作、工作、就业 反义词:失业、闲居、退休
同义词中,“打工”更侧重于临时或非正式的工作,而“务工”则更强调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转移。反义词则反映了与工作状态相对的休息或无工作状态。
“务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描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时。这个词的形成与的城乡发展、经济转型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变迁中的劳动力流动问题。
在**,“务工”一词与农民工问题紧密相连,反映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现象。它不仅涉及经济问题,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多方面的社会问题。
提到“务工”,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辛勤劳动、远离家乡的孤独感,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这个词往往带有一定的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的色彩。
个人可能会有亲戚或朋友在外务工的经历,这些经历可能包括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对家乡的思念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解务工苦,月夜孤灯照归途。”
图片可能展示一个背着行囊的农民工走在繁忙的城市街头;音乐可能选择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民谣或歌曲。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migrant worker”来对应“务工”,但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有所不同。
“务工”这个词深刻反映了的社会经济现象,对于理解的城乡关系、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的使用可以帮助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相关社会问题。
1.
【务】
(形声。从力,務(wù)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
同本义。
【引证】
《吕氏春秋·察今》-非务相反也。 、 《战国策·秦策一》-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 汉·贾谊《过秦论》-务耕织。
【组词】
务能、 务精、 务穑、 务法、 务本、 务外、 务纯、 务本、 务于东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