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0:47
“界障”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界限或障碍,通常用来描述物理或概念上的分隔或阻碍。在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它可能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环境或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或障碍。
“界障”一词在中文中由“界”和“障”两个字组成。“界”指界限,“障”指障碍。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界障”可能被用来讨论种族、阶级或性别之间的不平等和隔离。例如,在讨论种族隔离政策时,“界障”是一个常用的词汇。
“界障”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困难、阻碍和分离。它可能引发对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团队项目中遇到过沟通上的界障,通过耐心和努力,最终我们克服了这些障碍,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界障”:
在心灵的荒原上,界障如山,
言语的桥梁,跨越无声的深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高耸的山脉,象征着界障;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缓慢的旋律,来表达界障带来的沉重感。
在英语中,“界障”可以对应为“barrier”或“boundary”,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相似,都用来描述分隔和阻碍。
“界障”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深入理解语言的细微差别和丰富性非常重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1.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
2.
【障】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障,隔也。 、 《通俗文》-蕃隔曰障。 、 《国语·周语》-陂障九泽。 、 《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障大泽。 、 《吕氏春秋》-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
【组词】
障翼、 障距、 障塞、 障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