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7:5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7:55:20
放宽 的字面意思是指放松限制、减少约束或减轻严格程度。在基本含义上,它通常用于描述政策、规定或个人行为的调整,以提供更多的自由度或灵活性。
“放宽”一词源于汉语,由“放”和“宽”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放”有释放、放松的意思,“宽”则指宽大、宽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放宽”这一词汇,用于描述各种形式的放松和减少约束。
在**文化中,“放宽”常常与政策调整和社会管理相关。例如,改革开放政策中的“放宽”意味着对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限制减少,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
“放宽”这个词给人带来积极、轻松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自由、舒适和放松,有助于缓解紧张和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放宽心”这样的表达,尤其是在朋友或家人面临压力时,用以鼓励他们放松心情,减轻心理负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放宽”:
当夜幕低垂,星辰放宽了它们的束缚,
我心中的忧愁也随之消散,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放宽了思绪,
任由想象在无边的宇宙中遨游。
在英语中,“放宽”可以对应为“relax”或“loosen”,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如“relax restrictions”(放宽限制)或“loosen up”(放松)。
“放宽”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从个人心理状态到社会政策调整。它不仅传达了放松和减少约束的概念,还体现了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放宽”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和情感。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宽】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房屋有关,苋(kuān)声。本义:房屋宽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宽,屋宽大也。 、 《后汉书·刘般传》-府寺宽敞。
【组词】
宽厂、 宽空、 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