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7:42
归隐: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离开社会生活,隐居到偏僻的地方,过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基本含义是指个人选择远离世俗纷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内心的平和。
归隐一词源自**古代,最早见于《史记》等历史文献,描述古代士人在政治失意后选择隐居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生活中,表达一种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在**文化中,归隐常与道家思想相联系,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在社会背景中,归隐可能被视为一种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反叛,或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体现。
归隐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联想到山林、清泉、鸟鸣等自然景象。它让人想到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带来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放松。
在现代社会,虽然大多数人无法真正归隐,但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或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例如,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在周末去郊外度假,体验短暂的归隐生活。
诗歌:
归隐山林间,心随白云飘。
清泉石上流,鸟鸣伴我老。
故事:
在城市的喧嚣中,他感到窒息,于是决定归隐。他卖掉了所有的财产,搬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在那里,他种菜、养鸡,每天与自然为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满足。
视觉:联想到一幅山水画,画面中有青山、绿水、小桥、人家,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听觉:联想到清晨的鸟鸣声,溪水潺潺的流淌声,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etreat”或“seclusion”,表达的意思相似,但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例如,“retreat”常指**或精神上的避难所,而“seclusion”则更强调物理上的隔离。
归隐这个词在*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生活选择,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尽管大多数人无法真正归隐,但这个词依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提醒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1. 【归】
2.
【隐】
藏匿;隐蔽。
【引证】
《说文》-隐,蔽也。 、 《尔雅》-隐,微也。 、 《国语·齐语》。注:“隐藏也。”-隐五刃。 、 、 《荀子·致仕》。注:“隐,亦蔽也。”-隐忌雍蔽之人。 、 《吕氏春秋·重言》。注:“隐,蔽也。”-桓公管仲虽善匿,弗能隐矣。 、 《文选·嵇康·琴赋》。注:“隐,幽深邃也。”-则盘纡隐深。 、 《左传·文公十八年》-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故隐居屠间。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日月隐耀。 、 明·魏学洢《核舟记》-各隐卷底。
【组词】
隐占身体、 隐遁、 隐谋、 隐秀、 隐候、 隐耀、 隐身术、 隐冒、 隐翳、 隐掩
隐瞒。
【引证】
《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上以无隐。
【组词】
隐欺、 隐情、 隐拒、 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