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4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41:55
词汇“燕觞”是一个较为文雅且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燕觞”字面意思是指在宴会上使用的酒杯,特指古代贵族宴会中使用的精美酒器。其中,“燕”指的是宴会,“觞”则是古代的一种酒杯。
“燕觞”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燕”字在古代有宴会的意思,“觞”则是指酒杯。随着时间的推移,“燕觞”逐渐成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多用于文学作品中。
在**古代,宴会是社交和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觞作为宴会中的重要器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不仅代表了宴会的盛况,也反映了古代贵族的生活品味和社会地位。
“燕觞”一词给人以典雅、高贵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宴会场景,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韵味。它唤起的情感是庄重和尊贵,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怀旧和浪漫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燕觞”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谈论古代文化或历史话题时,它是一个很好的词汇选择,能够增添语言的文雅和深度。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宴会的诗歌时,可以使用“燕觞”来描绘场景:
金碧辉煌宴宫中,
燕觞交错乐声融。
玉液琼浆流不尽,
千古风华一梦中。
想象一幅古代宫廷宴会的画卷,金碧辉煌的宫殿中,燕觞在宾客间传递,伴随着悠扬的乐声和欢笑声,营造出一种奢华而热闹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燕觞”的词汇,但类似的宴会酒器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出现,如西方的银制酒杯或中东的金制酒器,它们都承载了各自文化的特色和历史。
“燕觞”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语言的层次和魅力。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觞】
(形声。从角,傷(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觞,爵实曰觞,虚曰觯。 、 《礼记·投壶》-请行觞。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组词】
觞勺、 觞令、 觞豆、 觞爵、 觞觥、 觞酌
向人敬酒。
【引证】
《吕氏春秋》-管仲觞桓公。 、 《礼记·表记》-觞酒豆肉。 、 《战国策·秦策》-王觞将军。 、 《庄子·徐无鬼》-楚王觞之。
【组词】
觞客、 觞奠、 觞祝、 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