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3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34:30
汲古阁本:这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三个字组成。其中,“汲”意为吸取、汲取,“古”指古代、古老,“阁”通常指藏书或读书的地方。因此,“汲古阁本”字面意思是指从古代藏书阁中汲取的书籍版本,特指那些保存了古代文献的珍贵版本或抄本。
在文学领域,“汲古阁本”常用来指代那些珍贵的古籍版本,这些版本往往因为其历史价值和稀有性而被学者和收藏家所重视。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古籍研究、图书馆学和文物保护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古籍本、珍本、善本 反义词:现代版、新版
这些同义词都强调了书籍的古老和珍贵性,而反义词则指向了现代或新近出版的书籍。
“汲古阁本”一词源自**古代对珍贵古籍的保护和收藏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特指那些从古代藏书阁中保存下来的书籍版本。
在**文化中,古籍被视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汲古阁本”不仅代表了知识的传承,也象征着文化的连续性和历史的深度。
提到“汲古阁本”,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知识的深邃以及文化的传承。这种词汇往往能激发人们对过去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参与古籍展览或学术讨论时,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和交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汲古阁中书,字字皆黄金。千年智慧藏,照亮后人行。”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藏书阁,书架上摆满了古籍,空气中弥漫着书香和历史的气息。这种场景往往伴随着宁静和庄严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古抄本”、“珍本”等,它们都强调了书籍的古老和珍贵性。
“汲古阁本”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古籍的珍贵,也反映了人类对知识和历史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汲】
(会意。从水,及声。本义:从井里打水,取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汲,引水于井也。 、 《广雅》-汲,取也。 、 《易·井》-可用汲。 、 《吕氏春秋·慎行论》-而出溉汲。 、 《韩非子·五蠹》-而谷汲者。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每汲用。 、 明·顾炎武《复庵记》-有泉可汲。
【组词】
汲古、 汲水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3.
【阁】
(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门限。
【引证】
《说文》-閣,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止其自阖也。 、 《左传》。-高其闬阁。 、 《尔雅》。郝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所以止扉谓之阁。
4.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