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2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20:38
词汇“哀厚”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组合含义来进行分析。
“哀”通常指的是悲伤、哀伤的情感,而“厚”则有深厚、浓重的含义。将两者结合,“哀厚”可能指的是一种深沉的悲伤或哀伤,强调情感的强烈和持久。
由于“哀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来表达一种深沉的哀伤情感,例如在描述失去亲人或挚友的场景中。
由于“哀厚”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无法追溯。它可能是由“哀”和“厚”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一种深沉的悲伤情感。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深沉的悲伤可能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情感,例如在古典文学中,哀伤常常与忠诚、深情等美德联系在一起。
“哀厚”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深沉的悲伤、无法言说的痛苦,以及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珍惜当下的感悟。
由于“哀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在阅读某些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作者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来表达深沉的哀伤情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哀厚”来表达一种深沉的哀伤:
月光洒落,哀厚的夜,
星辰黯淡,心事重重。
往昔如梦,今宵难眠,
独对孤灯,泪湿枕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晚、月光和孤独身影的画面,传达出深沉的哀伤情感。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慢节奏、旋律悲伤的音乐,来增强“哀厚”的情感氛围。
由于“哀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寻找类似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深沉的悲伤情感。
通过对“哀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用来表达深沉悲伤情感的词汇。尽管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文学创作中,它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厚】
(会意。从厂(hǎn),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正月》-谓地盖厚。 、 《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崩。 、 《素问·王常政大论》-见于厚土。
【组词】
厚土、 厚地、 厚坤、 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