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2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21:36
往迹: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过去的足迹或行为记录。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事物过去的行为、活动或历史。
“往迹”一词源自汉语,由“往”(过去)和“迹”(痕迹)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往迹”常与历史、传统和尊重过去的态度联系在一起。它强调了从历史中学和汲取教训的重要性。
“往迹”这个词给人一种深沉和怀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引发对过去的反思和感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往迹”来描述我家族的历史,通过讲述家族的故事和传统,加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往迹”:
往迹如烟,岁月如歌,
历史的河流,静静流淌。
每一粒沙,每一滴水,
都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在夕阳下漫步,脚下的石板路映出他一生的往迹。背景音乐可能是悠扬的古琴声,唤起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
在英语中,“往迹”可以对应为“past deeds”或“historical traces”。不同文化中,对过去的重视和表达方式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反思。
“往迹”这个词不仅描述了过去的痕迹,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历史,从中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往迹”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过去与现在的联系。
1.
【往】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往,之也。 、 《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 《易·咸》-憧憧往来。 、 《国语·晋语》-吾言既往矣。 、 《庄子·逍遥游》-往而不返。 、 《庄子·天道》-往见老聃。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随其往。 、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组词】
前往、 往造、 往教、 往旋、 往蹇来连、 往人、 往至、 往程、 往夫
2.
【迹】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
【组词】
浪迹天涯;人迹、 人迹罕至;迹蹈、 迹状、 迹响
留下的印子。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蟆入草间,蹑迹披求。
【组词】
痕迹;血迹;笔迹;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