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8:35
异军突起: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支与众不同的军队突然崛起”,比喻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一支新的力量突然出现并迅速获得显著地位或影响力。
在文学作品中,“异军突起”常用来形容新兴作家或作品的突然走红。在商业领域,它可以描述一家新公司迅速成为行业领导者。在体育界,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一支新队伍或**员的迅速崛起。
同义词: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反义词:默默无闻、黯然失色、一蹶不振
“异军突起”源自**古代军事术语,原指在战场上突然出现的一支不同寻常的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用以描述任何新出现的、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力量。
在**文化中,“异军突起”常带有积极和鼓舞人心的意味,它鼓励创新和突破,象征着新生力量的活力和潜力。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新鲜感和期待感,它让人联想到突破常规、挑战现状的勇气和力量。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证了多家初创公司如何异军突起,通过创新和敏捷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创新的浪潮中,异军突起,/ 挑战旧秩序,书写新篇章。”
想象一支军队在晨曦中突然出现,旗帜飘扬,战鼓隆隆,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正是“异军突起”所传达的。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reakthrough”或“rise to prominence”,虽然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意思,但“异军突起”更具有形象性和动态感。
“异军突起”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现象,也激励人们追求创新和突破。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新兴事物和现象。
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武昌树帜,余在沪读,值先烈陈英士先生~。
秦朝末年,东阳狱吏陈婴杀了东阳县令宣布起义,迅速壮大到二万多人。他们独树一帜,所有士兵一律用青色头巾裹头,显示是一支新起的与众不同的队伍。陈婴的母亲希望陈婴不要称王。正好项羽率军路过,陈婴加入项羽的部队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3.
【突】
(会意。从穴,从犬。本义:犬从洞穴中突然窜出)。
狗从穴中突然而出。
【引证】
《说文》。徐锴系传:“犬匿于穴中伺人,人不意之,突然而出也。”-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 《汉书·刑法志》。注:“恶马也。”-是犹以鞿而御駻突。
4.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