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3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39:31
词汇“异候”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广泛认可的定义。因此,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异候”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气候”或“异常的气候”。其中,“异”表示不同或异常,“候”通常指气候或时节。
由于“异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个地方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气候条件。在科学或气象学领域,可能会用来指代气候变化中的异常现象。
由于“异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可能是由“异”和“候”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异候”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个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或者用来讨论气候变化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异候”可能让人联想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话题,带来一种对环境变化的担忧或好奇。
由于“异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讨论气候变化或特殊气候现象时,可能会间接涉及。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异候”来描述一个地方独特的气候特征:
在这片土地上,异候如画,
四季变换,色彩斑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不同气候区域的图画,如沙漠、雨林、雪山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来代表不同的气候特征。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不同或异常气候的词汇,如英语中的“unusual weather”或“abnormal climate”。
“异候”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范围可能较为有限。在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其基本含义和可能的语境有助于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候】
(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守望;侦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矦,伺望也。 、 《广雅·释诂三》-矦,覗也。 、 《周礼·遗人》。注:“楼可以观望者也。”-市有候馆。
【组词】
候馆、 候楼、 侯遮、 候徼、 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