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4:47
“大人物”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或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物。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因其成就、权力或知名度而被广泛认可和尊敬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大人物”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权威和影响力,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一位**或将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讽刺或夸张意味,用来形容那些自认为很重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大人物”可能指代那些在决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同义词“巨头”强调的是在某一领域内的强大影响力和控制力,而“大人物”则更侧重于社会地位和公众认可度。反义词“小人物”则指的是在社会中地位较低、影响力较小的人。
“大人物”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丰富,不仅指代政治或军事领袖,也扩展到商业、文化等其他领域的重要人物。
在**文化中,“大人物”往往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概念相联系,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公益事业中做出显著贡献的人物。
“大人物”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尊敬和敬畏。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力、责任和影响力,同时也可能引发对于社会不平等和权力滥用的担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社区项目中遇到一位被大家称为“大人物”的志愿者,他虽然不是官方领导人,但他的热情和能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确实在项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大人物”: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人物如星辰闪耀,
他们的决策,如同流星划过夜空,
留下永恒的痕迹,激励着后人前行。
想象一位“大人物”在庄严的会议室中发表演讲,背景是宏伟的建筑和严肃的听众,这样的场景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感受到其权威和影响力。
在英语中,“大人物”可以对应为“big shot”或“bigwig”,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指代那些在社会或专业领域中有重要地位的人。
通过对“大人物”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含义。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也体现了人们对于权威和影响力的复杂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大人物”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