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2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1:16
“吴历”是一个中文词汇,通常指的是与吴地(古代**的一个地理区域,主要指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相关的历法或历史记载。在现代语境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与吴地文化、历史相关的文献或资料。
“吴历”一词源于对吴地历史的记载和整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指代与吴地相关的历史文献的专有名词。在现代,随着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吴历”也被用来指代与吴地文化相关的各种资料和文献。
在文化中,吴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备受关注。“吴历”作为吴地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提到“吴历”,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吴侬软语的温柔以及吴地悠久的历史文化。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对吴地文化感兴趣,可能会通过阅读“吴历”来了解更多关于吴地的历史和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将“吴历”融入诗句,如:“吴历千年韵,江南水墨情。”这样的诗句不仅展现了吴地的历史文化,也赋予了诗歌独特的意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的画作,其中蕴含着“吴历”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吴地的传统音乐,如评弹等,这些音乐形式也承载着吴地的历史文化。
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吴历”的词汇,但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如欧洲的编年史、日本的古事记等,这些都可以与“吴历”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文化中历史记载的特点和价值。
通过对“吴历”的学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吴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它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内涵,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吴】
(会意。从口,从矢。矢(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引证】
《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2.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