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4:25
叛背: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背叛或背离,通常指某人或某团体违背了原先的承诺、忠诚或信仰,转而支持或加入对立的一方。
“叛背”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叛”指背叛,“背”指背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和信义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因此,“叛背”在社会中通常被视为负面行为,与不道德或不忠诚相关联。
“叛背”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背叛、失望和不信任。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忠诚和信任的深层次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朋友或同事的叛背行为,可能会感到非常失望和受伤。这种经历可能会影响个人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叛背”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道德冲突:
在忠诚与叛背之间,
我徘徊在夜的边缘。
星光不再指引,
心中的灯塔已熄灭。
1.
【叛】
(形声。从反,半声。本义:背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叛,乱也。 、 《楚辞·逢纷》-信中涂而叛之。 、 《左传释例》-叛者,反背之辞也。 、 《汉书·五行志》-侯不朝,兹谓叛。 、 《公羊传·定公八年》-叛者五人。 、 《史记·项羽本纪》-天下皆叛之。
【组词】
众叛亲离;反叛、 叛道、 叛败、 叛镇、 叛附、 叛服、 叛降
零乱的。
【引证】
《文心雕龙》-约则义孤,博则辞叛。
2.
【背】
(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背,脊也。 、 《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 、 《史记·梁孝王世家》-牛足出背上。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 明·魏学洢《核舟记》-左手抚鲁直背。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不呼则杖其背。
【组词】
芒刺在背;背袋、 背花、 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