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2:01
词汇“扬火”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在中文语料库中很难找到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实例。然而,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推测其含义和用法。
“扬火”可以理解为“点燃火焰”或“使火焰燃烧得更旺”。这里的“扬”字有提升、增强的意思,而“火”则指火焰。
由于“扬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热情或能量的激发,如“扬火助威”可能意味着通过激励来增强士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特定的方言或俚语中。
由于“扬火”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扬”和“火”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语境或表达。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扬火”可能与庆祝活动、**仪式或战争动员等有关,象征着热情、力量和希望。
“扬火”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光明和活力,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
由于“扬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扬火”来描绘一种内心的激情或外在的活力,如:
心中的火焰,扬起不灭的光,
照亮前行的路,温暖寒冷的夜。
“扬火”可能让人联想到篝火、火把或烟花,带来温暖的光芒和噼啪的声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扬火”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词汇来实现,如英语中的“stoke the fire”或“fan the flames”。
“扬火”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想法,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常用。
1.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