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1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15:22
词汇“扬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扬疾”进行分析:
“扬疾”的字面意思是迅速扬起或快速移动。其中,“扬”指的是向上或向外举起、抬起,“疾”指的是快速、迅速。因此,“扬疾”可以理解为快速地扬起或迅速地移动。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扬疾”常用来形容旗帜、尘土、马匹等迅速扬起或快速移动的情景。例如,在描述战场或行军时,可以用“扬疾”来形容军队的迅速行动。
“扬疾”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主要出现在古代汉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这个词汇,更多地被“疾驰”、“迅疾”等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社会,军事行动频繁,因此“扬疾”常用于描述军队的迅速行动,体现了古代战争中对速度和效率的重视。
“扬疾”给人一种迅速、有力的感觉,联想到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军队的英勇行动。
在现代生活中,“扬疾”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描述某些快速移动的场景时,如赛车、飞行器等,仍可以借用这个词汇来增强表达的力度。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扬疾”来描绘风卷残云、马蹄疾驰的壮丽景象:
风卷残云扬疾去,
马蹄声碎踏尘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面旗帜在风中迅速扬起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激昂的进行曲,象征着迅速的行动和坚定的决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扬疾”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快速移动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如英语中的“swiftly”、“rapidly”等。
“扬疾”是一个具有古代特色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力度。在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韵味。
1.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2.
【疾】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轻微的叫疾。
【引证】
《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疾,病也。 、 《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