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4:55
束腹:字面意思是指用带子或其他工具束缚腹部,通常是为了矫正体态、减轻背部压力或作为医疗辅助。在现代,束腹也常指用于塑形的紧身内衣或腹带。
束腹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使用布带或皮带来束缚腹部,以达到塑形或医疗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束腹的材料和设计不断改进,现代的束腹更多采用弹性材料,更注重舒适性和功能性。
在历史上,束腹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意义。例如,在18世纪的欧洲,束腹是贵族女性的标志,象征着社会地位和美丽标准。在现代社会,束腹更多被视为一种个人选择,用于健康或美观目的。
束腹可能让人联想到束缚、不适或对美的追求。它也可能引发对女性身体形象和自我认同的思考。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使用束腹来帮助产后恢复或改善姿势。例如,一位新妈妈可能会使用束腹来支持她的腹部肌肉,帮助身体恢复。
在诗歌中,束腹可以被用作比喻,象征内心的束缚或外在的压力:
她的心,如束腹般紧绷, 在爱的名义下,束缚着自由的呼吸。
视觉上,束腹可能让人联想到紧绷的线条和曲线,而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布料摩擦的声音或呼吸的困难。
在不同文化中,束腹的用途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亚洲文化中,束腹可能更多被用于产后恢复,而在西方文化中,它可能更多被视为一种时尚或塑形工具。
束腹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涉及物理上的束缚和支撑,还涉及文化、社会和个人的多重层面。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束腹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丰富地表达和理解相关主题。
1.
【束】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束,缚也。 、 《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束帛戋戋。 、 《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束帛俪皮。 、 《左传·襄公十九年》-贿荀偃束锦。 、 《周礼·大司寇》-入束矢于朝。 、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 、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组词】
束刃、 束刍、 束戈卷甲、 束手、 束火,束炬、 束手束脚、 束竹、 束杖、 束载
2.
【腹】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fú)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腹,厚也。 、 《易·说卦传》-坤为腹。 、 《易·明夷》-入于左腹。 、 《素问·评热病论》-腹者至阴之所居。 、 《释名》-自脐以下曰水腹。 、 晁错《论贵粟疏》-腹饥不得食。
【组词】
腹痛、 腹肠、 腹围、 腹如垂瓠、 腹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