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2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21:33
“丢盔抛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丢弃头盔和铠甲,比喻在战斗中溃败或逃跑时,士兵丢弃保护装备,形容战败逃亡的狼狈相。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竞争或斗争中彻底失败,不得不仓皇逃走的情况。
“丢盔抛甲”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的实际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任何形式的失败和逃亡。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象地描述战败的惨状,后来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失败情境。
在文化中,战争和军事策略一直是重要的主题。因此,与战争相关的成语如“丢盔抛甲”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战争的实际情况,也体现了人民对于胜利与失败的深刻理解。
这个成语给人以失败和逃亡的负面联想,通常会引起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感。在描述个人或集体的失败时,这个成语能够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挫败感和无力感。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失败和退缩。例如,在职业发展中遇到重大挫折,不得不放弃原有计划,可以形容为“丢盔抛甲”。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黯淡,英雄丢盔抛甲,梦回故里。”
想象一幅画面:战场上,士兵们丢弃沉重的盔甲,仓皇逃窜,背景是战鼓隆隆,号角悲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row in the towel”(放弃),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表达了放弃和失败的含义。
“丢盔抛甲”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古代战争场景的生动描述,也是对失败和逃亡的深刻比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他们认为今日上午在大战中已经把左光先的精锐杀得~,七零八落。
1.
【丢】
遗留。
【引证】
《儒林外史》-我一生是个无用的人,一块土也不曾丢给你们。
2.
【盔】
(形声。从皿,灰声。本义:钵)。
同本义。盂一类容器。
【引证】
《龙龛手鉴》-盔,盔器,盂属也。
3.
【抛】
(形声。本义:丢弃)。
同本义。
【引证】
唐·元稹《琵琶歌》-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 、 《聊斋志异·促织》-纸片抛落。
【组词】
抛漾、 抛撒、 抛撇、 抛官、 抛除
4.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 、 《六书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 、 《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组词】
莩甲;甲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