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4:56
词汇“末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末资”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能指的是最后的资本或最后的资源。在某些语境下,它可能指的是在某个过程或阶段的最后所剩下的资金或资源。
由于“末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角色在经历了一系列困难后所剩下的最后一点财富或资源。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财务管理中,它可能指的是企业在面临破产前的最后可用资金。
“末资”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其中“末”表示最后,“资”表示资本或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被其他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末资”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在面临绝境时的最后希望,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
“末资”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无奈和绝望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困境和失败联系在一起。
由于“末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末资”来表达一种绝望中的希望:
在黑暗的尽头,
末资如星光闪烁,
是最后的希望,
是心灵的慰藉。
由于“末资”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它可能与一些悲伤的音乐或暗色调的图片产生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末资”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
“末资”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语言中对于极端情况的描述。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它可能不常被使用,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1.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末,木上曰末。 、 《孟子》-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 《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 《左传·哀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组词】
末大、 末大必折、 末杪、 末梢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