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7:43
“供销社”是一个中文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供应和销售商品的合作社。在**,供销社通常指的是农村供销合作社,它是一种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农村地区的商品供应和农产品收购。
在文学作品中,“供销社”可能被用来描绘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供销社”来指代农村的商店或市场。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农村发展研究中,“供销社”则可能被用来讨论农村经济组织的运作模式和效率。
“供销社”一词源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供销社的功能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的简单供应和销售,发展到包括金融服务、技术支持等多功能的服务机构。
在**,供销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对于许多人来说,“供销社”可能唤起对农村生活、集体记忆的怀旧情感。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农村的变迁和发展。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供销社是村里唯一能买到糖果和文具的地方,它承载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供销社”:
在那遥远的村庄,供销社的灯光 照亮了夜归人的路,温暖了心房。
想象一下,供销社的门口挂着红色的招牌,里面传来村民们交谈的声音,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馨和亲切。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农村经济组织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运作方式,如合作社或农村市场。
“供销社”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承载了集体记忆和文化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和人文情感。
1.
【供】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摆设;陈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供,设也。 、 《后汉书·班彪传》-供帐。 、 《明史·海瑞传》-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 《明史·海瑞传》-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组词】
供帐、 供顿、 供馔、 供享、 供佛
2.
【销】
(形声。从金,肖声。本义:熔化金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销,铄金也。 、 《淮南子·泛论》-销车以斗七命。 、 《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 汉·贾谊《过秦论》-销锋镐。 、 《三国志·魏志》-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千八百余斤,销冶以供军用。 、 《论衡·谈天》-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组词】
销冶、 销炼、 销钱
3.
【社】
(会意。从示从土。土亦声。社土同字。本义:土地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社,地主也。 、 《春秋传》-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 、 《论衡·顺鼓》-社,土也。 、 《诗·小雅·甫田》。传:“社,后土也。”-以社以方。 、 《礼记·月令·仲春》。注:“社,后土也。”-命民社。 、 《荀子·礼论》。注:“社,土神。”-故社,祭社也。 、 《国语·鲁语上》。注:“社,后土之神也。”-故祀以为社。 、 《白虎通·社稷》-不谓之“土”何?封土为社,故变名谓之“社”,利于众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