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1:37
词汇:“概义”
“概义”一词通常指的是对某个概念、事物或现象的概括性定义或描述。它强调的是对复杂信息的简化处理,以便于理解和传达。
“概义”一词源于汉语,由“概”和“义”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概”有大致、总体的意思,“义”则指意义或定义。随着语言的发展,“概义”逐渐被用来表示对事物本质的简要描述。
在中华文化中,强调“概义”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概括能力和简洁表达的习惯。在教育和社会交流中,这种能力被视为重要的沟通技巧。
“概义”一词给人以清晰、简洁的印象,有助于快速把握信息的核心。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高效、精准的沟通方式。
在撰写报告或准备演讲时,我经常使用“概义”来确保我的信息传达清晰且不冗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概义”:
在这简短的诗行里,
我概义了爱的深邃,
无需多言,
心已明了。
在英语中,“概义”可以对应为“gist”或“summary”,虽然这些词汇在细微的语境和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对信息的简化和提炼。
“概义”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核心,简化沟通,提高效率。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概义”是非常重要的。
1.
【概】
(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
同本义。
【引证】
《楚辞·惜誓》-同权槩而就衡。 、 《礼记·月令》-斛甬,正权概。 、 《韩非子·外储说》-槩者,平量者也。
【组词】
概量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