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3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39:54
“奔溃”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建筑物、堤坝等结构因承受不住压力而突然崩塌或崩溃。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或情绪因承受巨大压力而崩溃。
“奔溃”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奔”意为快速移动,“溃”意为崩溃或瓦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从物理结构的崩溃延伸到精神状态的崩溃。
在**文化中,“奔溃”常与自然灾害和战争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破坏和灾难。在现代社会,它也常用来形容个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无助和绝望。
“奔溃”这个词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灾难、破坏和无助。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安全和稳定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次山体奔溃,那是一次震撼的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预测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奔溃”:
山峦在暴雨中奔溃,
岩石滚落,大地颤抖。
心灵在压力下奔溃,
泪水滑落,希望破碎。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城墙在风雨中奔溃,石块滚落,尘土飞扬。伴随着轰鸣声和人们的尖叫声,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强化了“奔溃”的震撼效果。
在英语中,“奔溃”可以对应为“collapse”或“crumble”,它们在描述结构或精神状态的崩溃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奔溃”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结构的崩溃,也反映了人类情感和心理状态的脆弱。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奔溃”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场景。
1.
【奔】
直往;趋向。
【引证】
《红楼梦》-只见那边两骑马直奔凤姐车来。
【组词】
直奔实验室
竭尽全力。
【引证】
明·汤显祖《牡丹亭》-(旦)娘,你女儿不幸,作何处置?(老)奔你回去也,儿。
【组词】
他是奔六十的人了
2.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