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9:35
“上官”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官职中位于高层的官员,尤其是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在古代**,上官通常指的是位列三公、九卿等高位的官员,他们在朝廷中拥有重要的决策权和影响力。
在文学作品中,“上官”常常用来指代有权势、地位显赫的人物,如《红楼梦》中的上官婉儿。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电影或小说中,它经常出现,用以描述古代官场的人物关系和权力结构。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研究中,“上官”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官制和政治结构。
“上官”一词源自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历史的演变,其含义和用法也有所变化。在古代,上官是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指代高级官员的专有名词。
在**传统文化中,上官往往象征着权力、地位和荣耀。在古代社会,成为上官是许多人的梦想和追求,因为它不仅意味着个人的成功,也代表着家族的荣耀。
“上官”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权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场的复杂和权力的斗争,同时也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上官”这个词,但在阅读历史小说或观看古装剧时,这个词经常出现,让我对古代官制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上官”:
上官之位,权倾朝野,
一纸诏书,定乾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穿官服、头戴官帽的上官,站在朝廷之上,面容严肃,手持笏板。在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代宫廷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上官”的词汇,但类似的官职概念在许多古代文明中都存在,如罗马的元老院成员、日本的公家等。
“上官”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历史词汇,也是了解古代*官制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个词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