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55:07
词汇“[本条]”在汉语中是一个相对特定的表达,通常用于法律、规章或合同等正式文件中,用以指代当前正在讨论或引用的条款或条目。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本条]”进行深入分析:
“[本条]”字面意思是指当前正在讨论的条款或条目。在法律文件中,它用于明确指出正在引用或讨论的具体条款,以避免混淆。
“[本条]”作为一个法律术语,其使用历史悠久,主要在正式的法律文件中使用,以确保引用和讨论的精确性。随着法律文件的标准化,其使用也变得更加规范。
在**,法律文件的严谨性和精确性非常重要,因此“[本条]”这样的术语在法律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体现了法律语言的精确性和专业性。
对于法律专业人士,“[本条]”可能唤起一种严谨、正式的感觉。对于普通公众,它可能更多地与法律的复杂性和正式性相关联。
在处理法律文件或合同审查时,准确理解和使用“[本条]”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我清晰地识别和处理具体条款。
在创作法律题材的小说时,可以使用“[本条]”来增加文本的正式感和真实感,例如:“根据[本条],主角必须在24小时内做出决定,否则将失去所有权利。”
在视觉上,“[本条]”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排列的法律条款列表,而在听觉上,它可能与严肃的法庭辩论声音相关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is section”或“this clause”,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这些表达的使用方式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本条]”作为一个法律术语,其精确性和正式性对于法律文件的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术语是提高专业沟通能力的关键。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