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4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49:20
发蒙解缚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发蒙”和“解缚”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解除蒙昧和束缚,比喻使人从无知和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知识和自由。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教育和启发,使人的思想和行为得到解放。
在文学作品中,发蒙解缚 常用来形容教育的力量,如在描述一位智者或老师如何启迪学生的思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突然理解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或概念。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认知发展和心理解放的理论。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例如“启蒙”更侧重于教育的初步阶段,而“开悟”则强调突然的领悟。
发蒙解缚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教育来消除无知和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也用于形容任何形式的认知解放。
在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提升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手段。发蒙解缚** 体现了这种重视教育和知识传承的文化价值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光明和希望。它让我想到人们在获得新知识和理解时的喜悦和自由感。
在我的学*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时,老师的解释常常让我有发蒙解缚的感觉,这种体验非常宝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知识的灯塔照亮夜空, 发蒙解缚,心灵自由飞翔。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开了一本书的封印,书中的知识光芒四射,照亮了孩子的脸庞。这样的画面和轻柔的背景音乐可以很好地传达发蒙解缚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lightenment”或“liberation”,虽然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从无知到知识的转变。
发蒙解缚 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象征,它不仅代表了知识的获取,也象征着个人成长和自由。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我更深刻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其龌龊处,又恨不得就明公而为发蒙解缚也。
他的书有~的功效。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蒙】
蒙古
【组词】
蒙古族
3.
【解】
兽名。
【引证】
《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角解豸终。
【组词】
解豸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引证】
《韩非子》-事私门而完解舍。
【组词】
解舍
4.
【缚】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fū)声。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缚,束也。 、 《左传·文公二年》-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组词】
缚人、 缚绑、 缚住、 缚虎、 缚送、 缚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