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5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59:56
未兆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未”和“兆”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尚未显现的迹象或征兆。基本含义是指某件事情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迹象或征兆,即事情还未发生或还未显露出来。
未兆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未兆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未”表示“尚未”或“没有”,“兆”表示“迹象”或“征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未兆常常与预知未来、占卜和风水等传统信仰相关联。人们相信通过观察未兆可以预测未来的吉凶祸福。
未兆 这个词给人一种神秘和不确定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未知的未来和潜在的危险或机遇,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个人生活中,未兆可能让我想起那些在事情发生前未能察觉的细微迹象,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细心和警觉。
在诗歌中,可以将未兆融入到对未来的描绘中:
未兆的风,轻拂过寂静的夜, 星辰闪烁,预示着未知的黎明。
未兆 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星空、微风和静谧的氛围,带来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未兆可以对应为 "unseen signs" 或 "premonition",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尚未显现的迹象或预感的概念。
未兆 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感,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留意那些细微的迹象,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变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未兆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情况和情感。
1.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2.
【兆】
(象形。大篆字形像龟甲受灼所生的裂痕。本义:卜兆,龟甲烧后的裂纹)。
同本义。
【引证】
、 《周礼·大卜》-掌三兆卜之法。 、 《淮南子·本经》-不占卦兆。 、 《史记》-卜之龟,卦兆得大横。
【组词】
兆象、 兆文、 兆卦、 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