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6:39
热灰:字面意思是指燃烧后余下的、仍然带有一定温度的灰烬。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在火灾或燃烧过程结束后,残留的物质,这些物质虽然已经不再燃烧,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热量。
“热灰”一词由“热”和“灰”两个字组成,其中“热”指的是温度高,“灰”指的是燃烧后的残留物。在古代汉语中,“灰”字已有记载,而“热”字则更早,两者结合使用,形成了描述燃烧后状态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热灰可能被视为不祥之兆,象征着灾难或不幸的残留。在另一些文化中,热灰可能被赋予重生或新开始的象征意义。
“热灰”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灾难后的凄凉和未竟的事业,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对未来可能性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热灰可能与某次火灾或烧烤活动后的场景相关,这种经历可能让人对安全意识有更深的体会。
在诗歌中,可以将“热灰”比喻为未熄灭的爱情或梦想:
在心的废墟上, 热灰依旧闪烁, 那是未熄灭的火焰, 在寂静中诉说。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火灾后的场景,热灰覆盖着地面,烟雾缭绕。听觉上,可能伴随着微弱的噼啪声,那是热灰中未完全熄灭的火星。
在不同语言中,“热灰”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hot ash”或“smoldering embers”,这些词汇都传达了类似的含义和情感。
“热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现象,也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