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2:11
“以快先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以最快的速度先看到”,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事物非常渴望,希望能够尽早了解或体验到。这个成语强调了急切和优先的心理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以快先睹”常用来描述人物对新书、新电影或新作品的期待和兴奋。在口语交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即将发生的**的急切期待。在专业领域,如新闻报道或科技讨论中,它可能用来描述对最新信息的追求。
同义词:急不可待、迫不及待、翘首以盼 反义词: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急切程度和兴趣水平上有所不同,但都与“以快先睹”在情感色彩上相呼应。
“以快先睹”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成语中常见的四字格结构,这种结构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流行,用以表达复杂的概念或情感。
在**文化中,对新事物的追求和好奇心被视为积极的态度。因此,“以快先睹”这个成语在鼓励人们保持开放和好奇的心态方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兴奋和期待。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总是追求最新潮流和知识的人们,以及他们在第一时间体验新事物的喜悦。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有新的科技产品发布时,我总是急切地想要了解和体验,这种心情可以用“以快先睹”来形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辰之下,我以快先睹,那未知的宇宙,藏着无尽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围在一个新书发布会前,脸上洋溢着期待的表情。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兴奋的讨论声和翻书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agerly anticipate”或“can't wait to see”,虽然不如“以快先睹”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急切和期待的情绪。
“以快先睹”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也让我在表达急切和期待的情绪时更加生动和准确。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灵宝刀图》的复印本,真如原版一样,我希望这书的早日印成,~。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
3.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先,前进也。 、 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恐为操所先。
【组词】
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
4.
【睹】
(形声。从目,者声。本义:见,看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睹,见也。 、 《易·文言传》-圣人作而万物睹。 、 《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霞明灭或可睹。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令人目不忍睹。
【组词】
有目共睹;睹睐、 睹闻、 睹始知终、 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