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5:24
词汇“暮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暮律”由两个汉字组成:“暮”和“律”。
结合起来,“暮律”可能指的是傍晚时分的规则或节奏,或者是一种与日落相关的法律或规定。
由于“暮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或规律,或者是一种与夜晚交替时的特定*俗或仪式。
由于“暮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文学作品或特定文化背景中创造出来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傍晚可能有着特定的*俗或仪式,这些可能被称为“暮律”。例如,一些**或传统活动中,傍晚时分可能有着特定的祈祷或仪式。
“暮律”可能带有一种宁静、结束和准备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色,以及一天结束时的平静和反思。
由于“暮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暮律”来描绘傍晚时分的宁静和美丽:
暮律之下,天边染上了金色的光辉,
宁静的村庄,遵循着古老的规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日落时分的宁静村庄画面,人们遵循着特定的*俗或仪式。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傍晚时分的宁静氛围。
由于“暮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有着类似的词汇或概念,用来描述傍晚时分的特定*俗或仪式。
“暮律”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尽管“暮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展示了语言中可能存在的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痕迹。
1.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2.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