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5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53:10
宝璋(bǎo zhāng)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宝”和“璋”。其中,“宝”通常指珍贵的东西,如宝石、宝物等;“璋”是一种古代玉器,形状像半个圭,用于古代的礼仪活动中。因此,“宝璋”字面意思是指珍贵的玉器,常用来比喻珍贵或高贵的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宝璋”常用来形容珍贵或高贵的物品或人物,赋予其一种神圣或尊贵的象征意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正式或文学性的文本中。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古代历史研究中,“宝璋”可能特指某种特定的古代玉器。
“宝璋”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璋”字最早见于《周礼》,是一种古代玉器的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宝璋”逐渐被用来比喻珍贵或高贵的事物,其使用范围和意义有所扩展。
在**传统文化中,玉器一直被视为吉祥和尊贵的象征。因此,“宝璋”在文化上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特殊价值或地位的人或物。
“宝璋”这个词汇给人以高贵、珍贵和神圣的联想。它唤起人们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畏感,同时也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过真正的古代宝璋,那种精美的工艺和历史沉淀让我深感震撼。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宝璋”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深厚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宝璋”:
月光如宝璋,洒落人间,
照亮了古老的城墙,
每一块石头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宝璋般的月光,永恒而神秘。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贵族手持宝璋,站在宫殿的台阶上,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周围是静谧的夜空和古老的建筑。这样的场景不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还伴随着一种庄严和神圣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em”(宝石)或“treasure”(珍宝),但它们没有“宝璋”所特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通过对“宝璋”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璋】
(形声。从玉,章声。本义:古玉器名,形状象半个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璋,剡上为圭,半圭为璋。 、 《书·顾命》-秉璋以酢。 、 《礼记·祭统》-大宗执璋。 、 《周礼·大宗伯》-以赤璋礼南方。 、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组词】
璋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