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8:02
词汇“昏夕”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昏”和“夕”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昏夕”进行深入分析:
“昏夕”字面意思指的是傍晚时分,太阳落山后的时间段,天色渐暗,接近夜晚的时刻。
“昏”字古汉语中指天色暗,“夕”字指傍晚或夜晚。两者结合,形成了“昏夕”这一词汇,用来描述天色渐暗的傍晚时刻。
在**传统文化中,“昏夕”常与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结合,用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昏夕”给人以宁静、沉思的情感反应,也可能引发对一天结束的感慨,或是对夜晚即将来临的期待。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昏夕”来形容一天工作结束后的放松时刻,或是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温馨时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昏夕”:
昏夕的余晖洒在窗前,
思绪随风飘向远方。
一天的喧嚣渐渐沉寂,
心灵在这宁静中得到慰藉。
在英语中,“昏夕”可以对应为“dusk”或“twilight”,它们在英语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情感和联想。
“昏夕”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却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通过学*和使用“昏夕”,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傍晚时分的独特氛围和情感。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夕】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夕,莫也。 、 《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 、 《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日东则景夕多风。 、 《书·洪范·五行》注-初昏为夕。 、 《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 、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组词】
夕晖、 朝发夕至;夕霭、 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