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21:28
“烟炎张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烟火弥漫,火焰冲天。这个成语形容火灾或战场上火势猛烈,烟雾和火焰非常壮观。
“烟炎张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具体出处不详,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反映了古人对火灾和战场场景的生动描绘。
在**文化中,火灾和战争都是重大的灾难,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这些灾难的深刻印象和敬畏之情。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紧张和恐惧的情感,联想到的是灾难和破坏。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火灾或战争等灾难性**时,可以用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紧迫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烟炎张天夜未央,烈火如龙舞四方。”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看到浓烟和火焰冲天的壮观场面,听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和人们的呼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moke and flames billowing into the sky",虽然不如“烟炎张天”简洁,但传达了相似的意象。
“烟炎张天”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于日常口语,但在描述灾难性*时,能够提供生动的视觉和情感联想,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在学汉语时,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的丰富表达。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炎】
(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炎,火光上也。 、 《书·洪范》-火曰炎上。 、 《诗·小雅·大田》-秉畀炎火。 、 《楚辞·大招》-南有炎火千里。 、 《资治通鉴》-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
【组词】
炎上
3.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
4.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