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3:41
永济渠:永济渠是**古代的一条重要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是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它起源于河南省的洛阳市,向东北方向延伸,最终流入黄河。永济渠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灌溉和运输,对于当时的农业发展和经济交流起到了关键作用。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永济渠常被用来象征繁荣和富饶,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中提到:“永济渠边草,春来发几枝。”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永济渠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历史或地理的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
专业领域:在水利工程、历史学和地理学等领域,永济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探讨古代水利技术和区域经济发展。
同义词:大运河、灌溉渠、水道 反义词:旱地、荒漠、无水区
永济渠的名称来源于其功能,即“永远济民”,意味着这条渠道是为了永久性地帮助人民。随着时间的推移,永济渠成为了**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标志性名称。
在文化中,永济渠象征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它也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永济渠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繁荣景象,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它激发了对历史的好奇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参观河南省的历史遗迹时,我曾亲眼见到永济渠的遗迹,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工程的宏伟和历史的厚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永济渠水悠悠,映照千年古都梦。”
想象永济渠的画面,可能是宽阔的水面上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偶尔有船只缓缓驶过,水声潺潺,鸟鸣阵阵。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水利工程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如古罗马的 aqueducts(高架渠)在西方文化中也代表着工程技术的成就。
永济渠不仅是一个历史名词,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对永济渠的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工程技术水平,这对于我们的语言学和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永】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 、 《诗·周南·汉广》。毛传:“永,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2.
【济】
渡过水流。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 、 唐·李白《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组词】
同舟共济;济胜之具、 济水、 济涉、 济运
帮助;救助。
【引证】
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 《晋书·何攀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济师来攻。
【组词】
济人利物;济拔、 济惠、 济物、 济时
3.
【渠】
(形声。从水,榘(qú)省声。本义:水停积处,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渠,水所居。 、 《广雅·释水》-渠,坑也。 、 《礼记·曲礼》。疏:“沟也。”-门闾沟渠必步。
【组词】
干渠、 支渠;毛渠;渠堑、 灌溉渠;渠田、 渠长、 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