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7:54
词汇“[嘉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嘉贽”进行分析:
“嘉贽”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嘉”意为美好、赞许,“贽”在古代指初次拜见时所持的礼物。因此,“嘉贽”字面意思是指美好的礼物,特指在古代礼仪中,用于表示尊敬和敬意的礼物。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嘉贽”常用于描述贵族或官员之间互赠的礼物,这些礼物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赠送者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对接受者的尊重。在口语或现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因为它过于古雅,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惯。
“嘉贽”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特别是在周礼等古代礼仪文献中有所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礼物的赠送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嘉贽的使用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它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流,更是文化和礼仪的体现。
对于现代人来说,“嘉贽”可能会引起一种古朴、典雅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礼仪之美和文化的深厚。
由于“嘉贽”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活动或历史剧中,可能会涉及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嘉贽”来增添作品的古典韵味,例如:“月下赠嘉贽,情深意更长。”
结合古代宫廷音乐或绘画,可以更好地理解“嘉贽”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繁华和礼仪的庄重。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礼仪和礼物也有相应的词汇,但具体表达和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嘉贽”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的丰富性和文化的深厚。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演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我们不常使用“嘉贽”,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对于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广度是有益的。
1.
【嘉】
(形声。从壴(zhù),加声。本义:善,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嘉,美也。 、 《尔雅》-嘉,善也。 、 《易·随》-孚于嘉。 、 《书·无逸》-嘉靖殷邦。 、 《周礼·大宗伯》-以嘉视亲万民。 、 、 《礼记·曲礼》-稻曰嘉蔬。 、 《礼记·坊记》-尔有嘉谟嘉猷。 、 《诗·豳风·东山》-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组词】
嘉羞、 嘉况、 嘉言、 嘉祉
2.
【贽】
(形声。从贝,执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见面礼)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十二年》-交贽往来。 、 《孟子》-出疆必执质(贽)。 、 《虞书》-三帛、二生、一死贽。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粟枣脩,以告虔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
【组词】
贽币、 贽敬、 贽然、 贽宝、 贽献、 贽礼